燥热的夏天,看演唱会必不可少。许多“真爱粉”为了与偶像奔赴“青春之约”, 不惜托“黄牛”花高价购票去现场享受视听盛宴。但非官方渠道真心靠谱吗?近日,恩施市人民法院芭蕉法庭调解一起因代购演唱会门票而引发的合同纠纷,有效挽回了购票者的经济损失。案情回顾此前,福建省泉州市的资深“杰迷”黄女士在“闲鱼”app上浏览时注意到有人发布“代购周杰伦5月福州演唱会门票”的链接,作为铁粉当是心动不已,于是心血来潮与发布链接的用户谢某交换微信,二人达成“溢价”购买演唱会门票的约定。随后,黄女士向谢某购买门票2张,并于当天向其转账5520元。然而,一直到演唱会结束,门票仍没有“影儿”……黄女士这才醒悟过来,自己遇到了“假黄牛”,门票没到手不说,钱还打了“水漂”,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受理此案后,法官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多次通过微信和电话耐心调解,可又气又怨的“杰迷”黄女士称不仅要让对方返还门票钱,律师代理费等一切损失均要谢某负担,二人僵持不下。法官以粉丝的视角,在充分理解黄女士愤懑心情的基础上从法、情、理等多方面进行引导。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黄女士同意仅要求假“黄牛”退还自己的门票费用,谢某也称自己在年前返还全部费用。法官提醒各类大型演出活动实行购票、入场实名制,因此 “一票难求”的现象频频登上网络热搜,许多消费者愿意冒着被“收割的”风险高价购买“黄牛”票,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存在票、钱两空的风险。“真爱粉们”在购票时务必高度警惕,认准官方购票渠道。若发生遭遇假“黄牛”情形,应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平台交息等证据。来源丨芭蕉法庭编辑丨喻靖尧审核丨黄新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